一提到创新,很多人觉得是在实验室里发生的,事实上那还不是创新。那创新是啥呢?创新是把知识转化为金钱的过程。而科研则恰恰相反啊,科研是把金钱转化为知识的过程。说通俗点儿吧,创新必须面对市场,把知识转化为产品,再产生利润,这才叫创新。不赚钱的东西,就谈不上创新。
企业在有序的运行过程中,在方方面面都能够有创新,包括不同阶段的融资平台、专利的申请、在不同阶段协助起步公司优化其服务产品,在市场上验证他们的商业模式和确保市场化等等。而验证创新是真创新还是伪创新,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就是最好的试金石。
谈创新容易,但在变革的过程是个冷暖自知的痛苦过程。好的企业的成长从来不是一帆风顺,更多是能够在明白冷暖后仍然不离不弃。天使投资、起步投资、风险投资,这些在投资界高风险的行为,即使环境大好也未必能够成功,更何况经济放缓正在加剧全球风投的结构调整;只有最坚强、最有生存力的创新企业才能挺得过去。
而国家政策的激励作为有形的手,也是创新驱动的重要一环,治大国若烹小鲜,税收与资助的比例是一门大学问。大笔的真金白银,来源于国家多年的储备、营收和纳税人的税款,相关的政策执行机构必须能够确保这些资金不轻易付诸东流,在风险和回报中寻找最佳平衡。
所以一个理想的创新环境就是一个好的生态系统,是开放的,让资金、技术、信息和人才能够随心所欲碰撞和流动,充分发挥市场的活力;也是共赢的,在当下“大数据”时代,合作比竞争重要,交流比交易重要,灵活的伙伴关系远远胜于同行之间价格上的竞争。如果连市场和消费者都失去了,节省成本,不过是亡羊补牢的空话。如果有一天,政策、法规和程序能够做得到,只要你有好的点子,能够真正带动发展,带动市场,能够提供新的机会,其他就交给你们处理,就离真正的创新中心不远了。 所以创新的主题啊,是企业家,也是大众,而不是科学家。
大江东去浪淘尽,一代新人换旧人,大势之下,必定要淘汰掉一批企业和行业,很残忍却无法改变。在中介商已经逐渐消失的时代,生意经如果仍然停留在赚个进出差价上,无论是商业巨头还是无名小卒,终将被技术的浪潮所淹没。恐龙在侏罗纪时代曾经雄霸一方,但侏罗纪结束了,再庞大的肉身,也无法穿越地质季节的转换。懂得放手其实是懂得得到,最关键的不是看着过去如何死亡,而是有没有准备好迎接新的世界。
顺势而为,逆势而亡,对于趋势,别说预测和扭转了,理解它已然极其困难,才火爆了几年的平板电脑市场如今已经成了夕阳行业,年轻人开始逛购物中心而不是百货商场,一碗牛肉面的价格近10年翻了几倍而在网吧上网却还是4块钱一小时。与其费尽心思解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趋势,不如时刻留心趋势的变化,紧随时代的潮流。
很多人抱怨当下各个行业都已经饱和,但一个莺歌燕舞的蓬勃发展时段,反而难以打造一个敢想、敢做、敢尝试并接受失败的社会氛围。但往往是乱世出英雄,机会总是在困难中产生。这时候心态就显得格外重要,能力有时候相差不大,但心态却可以迥异—你可以在漫漫长夜里顾影自怜、怨天尤人地感叹“谁拿走了我的奶酪”,也可以黑夜中煮酒论剑、重新装备,等待太阳升起后重新出发。同样是伸手不见五指,但心态却让黑暗有所不同,最终导致了结局的不同。
为梦想,放手一搏,即使许多的梦想和尝试可能都在前进的途中失败了,但每一个被实现的梦想,后面肯定需要有一颗积极的心,需要踏实肯干的闯劲。脚踏实地、为梦想前进,坚信所做的工作不仅将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,也将直接的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我们应势而为,以市场化为导向,用开放、包容、积极的心态去融合、整合,用多实干、少空谈的实事求是去为梦想添砖加瓦。
——詹文河